越南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电建在越南共绘绿色家园梦 | ||
| ||
近日,越南通讯社、《越南西贡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聚焦中国电建在越南的绿色能源项目,盛赞其为越南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绘绿色家园梦。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之际,这一项项合作成果成为中越共建的生动典范,彰显两国在能源转型与生态环保领域的深度协作。 2025年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两国绿色合作持续深化。越南媒体引用《越南—中国》的歌词,赞美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紧密协作。 从风电项目到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国电建凭借先进技术和卓越工程能力,助力越南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工业化进程。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更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产业链升级,成为中越互利共赢的标杆。随着双方合作持续深化,绿色能源正为两国关系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以下为报道原文:《中国电建携手越南共绘绿色家园梦》 越南向玲,阳光明媚,一列列风机高耸入云,叶片轻盈旋转,似风帆起航,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绿色蜕变。 岁末年初,捷报传来:由中国电建承建的越南向玲4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标志着继2023年9月越南向玲3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后,该项目又一重大里程碑达成。项目总装机容量30兆瓦,每年可向越南国家电网输送90000兆瓦时清洁电力,满足约4.8万个当地家庭年度用电需求,同时减少约7.2万吨二氧化碳和多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助力当地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025年是中越人文交流年。“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像朝阳。”这首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越南—中国》,记录着两国山水相连的传统友谊。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引领者,中国电建已成为越南市场份额最大电力总承包企业,以一片片项目群、一座座工程区,奏响与越南共建“一带一路”的华美乐章。 高空舞动“风之翼” 起重机高高耸立,将一根根巨大的风机叶片缓缓吊起,精准安装到风机塔筒上。技术人员在近百米的高空完成风机的最后校准,站在风机顶部,美丽风景尽收眼底。在项目调试中心,工程师们正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测风机运转参数,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中国电建在越南风电项目群建设现场繁忙而有序。 近年来,越南制造业快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旺盛的用电需求。然而,水电受季节影响大,火电又面临煤炭供应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作为东南亚地区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越南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能源产业浪潮,来自“共饮一江水”的中国的支持,无疑更提供了一针及时的强心剂。因此,中国电建在越南参与的风电项目群不仅是一场现代工程技术的盛宴,更是一项助力越南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工程。 建设电力保障性项目,如何让发电高效又安全?“由于越南属于台风多发区域,项目风机采用了抗台风等级更高的叶片和塔筒结构,确保风电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安全运行。同时,引入了智能化吊装控制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叶片在强风环境中的稳定吊装,显著提高了吊装效率和安全性。此外,还使用了全球领先的智能监控和运维平台,实现了风电场全天候无人值守、远程故障预测与维护,降低了运维成本。”中国电建亚太区域总部副总经理杜海洋解释道,“由此可见,我们既有保证风电场接入电网、输送到负荷中心以及使用所需送变电工程的‘硬通道’,又有为提高风电送出、消纳能力所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运行控制和政策支持的‘软支撑’,让每一度绿电都有‘智慧密码’”。 以风为媒,从广治省到庆和省,从茶荣省到朔庄省,中国电建通过与越南技术共建,提升其新能源本地化水平,足迹遍布山川与海岸。 园区筑就“梦之巢” 面朝大海,背靠山峦,一艘艘货船在蔚蓝的海面上航行——这里是越南海防市,中国电建在越南签约实施的首个基础设施类工程春桥工业园项目便坐落于此。 海防市是越南第三大城市、越北最大港口城市及物流中心,也是中越共建“两廊一圈”中的重要城市,春桥工业园建成后将与海防深水港深入衔接,为越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春桥工业园在建设过程中配备的IHC9029绞吸式挖泥船具备强大的单体吹填能力,为越南目前总功率最大的挖泥船,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周期。同时,工业园的建设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创造众多就业机会,成为推动越南北部及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电建春桥工业园项目经理付栋表示。 付栋还介绍说,春桥工业园项目业主春桥集团是中国电建在越南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具有多年的深厚合作历史,曾合作建设了光伏、风电等一系列新能源项目。其中,越南油汀500兆瓦光伏电站是东南亚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半浸没式光伏项目,先后荣获亚洲能源奖、全球卓越 EPC奖以及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内强动力,外拓空间。在一片水田洼地崛起一座创新之城,春桥工业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将越北地区打造为引得进、留得住、同发展的国内外投资创业示范热土,助力越南工业化进程。 以中国技术和标准为引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推广和应用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装备,中国电建生动诠释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要义。从发展边境贸易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到携手促进可持续发展,中越两国的务实合作也不断拓展深化。 绿意盎然“城之肺” 一月的河内市,阳光充足,天空碧蓝。作为拥有近900万人口的越南首都,每天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呢? “通过负责任地生产、消费、回收,使得所有废弃物被重新利用,没有废弃物焚烧、填埋、丢弃至露天垃圾场、海洋,从而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在朔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现场,宣传展板上对“无废城市”的科普引用了“无废国际联盟”的定义。 “现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早已不是人们印象里臭气熏天、垃圾遍地的模样,得益于现代技术创新,整个电厂‘吃’进去的是废弃物,但产出的全是资源。”中国电建项目经理李秀全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单体建筑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欧洲标准的国产化设备,河内每天有一半也就是大约4000吨生活垃圾将在这里上演‘魔法秀’,每年提供约30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听说家附近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一反应就是担心会影响现在的生活。”周边居民阿坚回忆了起初的顾虑,“而李秀全告诉我们,这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将像花园一样,不仅厂房外观时尚、美观,而且整个厂区都会种植鲜花和植被,还有观赏鱼池。同时,电厂将配备烟气排放指标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厂区门口的大屏实时准确公布。电厂甚至将有环保知识卡布展板、互动触摸一体机、环保样品展示台等科普设施,全方位、多视角普及环保理念。听他这样一说,我们就放心了。” “越南有句俗语叫‘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听说电厂建成后将招聘300名工人,我想来工作或者在周边做服务。因为在这里不仅能学习先进技术,还能与来自各地的朋友合作。而且我有很多为中国项目服务的朋友都说那里吃得好、住得好,收入也不错。”随行的河内人阮芳草说,“我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3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出席越南风电群项目签约仪式并调研指导越南国别工作 越南油汀光伏项目 越南富叻一期风电项目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